网站地图

开运体育

工程建设带来环境压力 院士呼吁绿色施工相关制度出台

  • 来源:
  • 点击量:44,953
  • 2015-01-28
  • 分享到:
  “大规模工程建设活动,持续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并排放污染物,给公众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施工是我国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推广力度不够。肖绪文呼吁政府和住建主管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构建绿色施工的体系和机制。
  传统施工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随着雾霾的肆虐上升到全民重视的高度,据报道,扬尘污染约占北京PM2.5来源的16%,占上海PM2.5来源的10%,而扬尘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此外,工程施工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不足10%;而欧盟、韩国等国家已达90%。
  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持续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排放污染物,给公众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肖绪文认为,“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的体现。”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肖绪文研究绿色施工多年。
  目前,对于绿色施工权威的界定是,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的提出已经超过十年,但总体而言,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施工在推进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突出问题,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肖绪文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主导力度欠佳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使业主和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更倾向于传统施工。
  以基坑工程降水为例,建筑业地下工程和基坑施工对地下水的抽排放量是相当惊人的,地下降水施工的无控制状态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据统计,按我国每年20亿m2新建面积有5%需进行基坑降水进行估算,全国每年地下水抽排量相当于流失10多个北京市2011年的年用水总量。其主要原因是实施绿色施工倡导的基坑封闭降水将增加工程成本。肖绪文说,“在这个问题上,其他组织干涉是没有力度的,如果政府主管部门不发声,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院士呼吁住建部门出台政策
  据悉,自2003年绿色施工提出,2007年住建部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至今,除颁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等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外,再也没有出台其他政策措施来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目前,绿色施工的推行主要还是靠行业内部力量,如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建协绿色施工分会等行业协会,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形式,鼓励企业施行绿色施工。“但仅靠行业协会是不够的,政府应该成为主导力量,”肖绪文认为。
  据介绍,绿色施工推进存在片面性,有企业认为绿色施工就是工地整洁、栽花种草之类,甚至把绿色施工等同文明施工,忽略了绿色施工的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改进生产方式、改善作业条件和降低劳动强度等深刻内涵。
  目前绿色施工在我国还处在初始推进阶段,要全面系统地推进绿色施工,肖绪文建议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是政策引导。以政府为主导,基于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和政策,系统推出绿色施工的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激励政策,促进和引导工程建设相关方参与绿色施工。构建“企业不得不做,主动去做”的绿色施工良好氛围。
  其次,市场倾斜。逐渐淘汰以工期为主导的低价竞标方式,培育以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为优势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业主主导,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处于项目实施的主导位置,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须取得业主的鼎力支持和资金投入才能有效实施。
  屏蔽此推广内容最后是全过程推进,施工企业推进绿色施工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做到目标清晰、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健全、技术措施到位,建立可追溯性的见证资料,使绿色施工切实取得实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建筑业应有的贡献。
  “可以说,绿色施工的全面推进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肖绪文认为,施工是建筑产品的物化过程,实施绿色施工将会对改善城乡生态、保护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本着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现场机械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努力推进绿色施工,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作业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加速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绿色施工对于中国建筑业走出国门也是至关重要的。据介绍,中国建筑企业其实很早就开辟海外市场了,但却是近十年才开始盈利。肖绪文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施工忽视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意识不强,不适应国际规则,致使我们缴了许多年的学费。我们必须乘势而上,通过推进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谋求更大发展。” (人民网 贾兴鹏 实习生 李易)
×
关注中国建筑业协会